某水塔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,当时由于水塔施工技术、施工设备等各种条件的限制,在水塔施工中对混凝土的粗细骨料、模板的架设认识不足,在钢筋安装时,钢筋骨架绑扎不牢固发生位移和偏差,使混凝土保护层薄厚不均匀。在混凝土浇筑震捣过程中,模板的不稳定等因素,导致构件在未正式使用前已经存在安全隐患,为了消除安全隐患,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,必须采取正确的水塔修复加固措施和施工方法,使构件满足设计要求,发挥更大的工程效益。
1、存在的问题
检查内容包括:水塔的基础检测、塔身裂缝与表面的破损修复,以及水塔储水池裂缝漏水处理。经检测发现水塔塔身红砖砌体表面严重剥落,裂缝宽4~10mm之间。储水池低有细微裂纹,缝宽在0.5~1.0mm之间。池壁有水渗出。
2、施工流程
(1)植筋施工流程:定位→钻孔→清洗→钢筋除绣→胶结剂配置→植筋→固化→养护→试验。
(2)水塔塔身施工流程:搭支架→凿除原砖表面→高压冲洗→植入锚固筋→绑扎钢筋网→抹水泥砂浆→养护。
(3)储水池池壁施工流程:搭好支架→凿除池壁内、外两侧表面砂浆≧6mm→高压清水冲洗→壁外抹水泥砂浆→池壁内植“L”形锚固筋→绑扎钢筋网→绑扎钢丝网→内抹水泥防水砂浆→压实抹光→养护。
(4)储水池池底施工流程:搭支架→凿除池底上下层水泥砂浆层→高压清水冲洗→池底上部植入锚固筋→绑扎钢筋网→现浇改性混凝土叠合板→压实抹光→池底下部抹水泥砂浆→养护。
3、水塔修复结语
(1)由于水塔施工修复工作的随意性较大,不易控制,所以应重视对保护层的认识,加强水塔施工控制和检测工作,避免混凝土保护层出现与设计有了偏差出现质量问题。
(2)严格控制粗、细骨料的含污量和水灰比。
(3)按照修复设计要求精心组织水塔施工,确保工程质量,取得良好的水塔加固效果和一定的经济效益。